一屁股债还没还上,印尼那边居然又琢磨着想再修一条高铁接到泗水去。这操作实在是让人看不懂,雅万高铁的坑还没填平呢。
2023年10月,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正式通车,把雅加达和万隆两个城市的距离,从三个多小时的煎熬缩短到了短短40分钟。这速度,这体验,当时印尼全国上下都觉得自己的现代化梦想实现了。可谁能想到,通车刚满一年,喜悦的气氛就急转直下,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财务焦虑。
印尼投资部长罗桑对着媒体公开表示,希望就债务问题进行重组。这一下就把雅万高铁背后的财务压力,彻底摊在了桌面上。73亿美元的总投资,里面有超过45亿美元是从中国借的。现在眼看债务快到期了,印尼发现自己可能真还不上。
问题到底出在哪?客流量其实不算差,已经有超过540万人次乘坐,对于一条新线路来说,这个数字还算过得去。而且当初的贷款条件可以说相当优惠了,40年的借款期,年利率才2%,后来因为各种问题超支追加的部分,利率也只有3.4%。放眼全球,这种大型基建项目能拿到这样的条件,已经很够意思了。
毛病就出在配套上。一条高铁的价值,从来都不只是卖票那么简单。咱们国内的经验早就证明了,高铁站必须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引擎,周边得有商业综合体,有房地产开发,有产业园,各种交通接驳得像毛细血管一样方便。高铁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,这些人流又能带动周边的消费和发展,这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
可印尼那边,高铁是修好了,但车站周边却还是一片冷清。配套的交通跟不上,乘客出了高铁站就抓瞎;商业开发迟迟没有动静,沿线地区根本聚不齐人气。这就好比你买了一辆顶配的跑车,结果却只能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开,速度再快也发挥不出来。
中印尼高铁合资公司曾经要求把特许经营权从50年延长到80年,这个小细节,其实已经暴露了项目短期盈利困难的窘境。基础设施投资回报周期长是常识,但如果一开始就没有系统性的规划,缺乏有效的区域开发能力,别说80年,就是100年也可能扭亏为盈。
这件事也给其他想发展基建的国家提了个醒,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是简单地“拿来”就能用好。政府的行政效率,长远的规划能力,跨部门的协调水平,这些看不见的东西,才是决定一个超级工程最终成败的关键。
中国能给技术,能给资金,还能给优惠的贷款,但运营和开发,终究还得靠印尼自己。现在想通过降低利率、延长还款期来缓解压力,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。关键得看印尼政府接下里怎么做,能不能拿出决心和效率,把配套搞起来,让这条铁路真正具备“造血”的能力。路已经铺好了,车也跑起来了,但车究竟要开往何方,看来光有速度还真不够。
什么配资平台才是正规的,股市配资|股市配资网,配资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